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, 影响净利率的,主要就是营收支出及各项费用这些成本支出。
而这样的事实状况,正是促动此文写作的直接动因( 注:下表均来自于理杏仁@b_ing 的整理)。
让人又爱又恨的广告和促销
在仔细研究营业支出对两家公司影响前 , 我们先来看看毛利中 , 两家的相关费用是什么样的 。
在整个毛利的组成中 , 管理费用 、 其他成本 ( 包括税 ) 基本两者一致 , 而销售费用无疑是大头。
伊利 2017 年年报中销售费用的组成披露如下 , 大头还是广告 :
渠道和植入的概念是快消品的最重要的护城河之一。而营销及广告一直都乳企公司又爱又恨的项目 。
这两块是让伊利蒙牛成为双寡头的重要优势 , 而每年巨大的费用又让两公司叫苦不迭 。
不过这里面,各家乳企对待促销的细节也不一样 。 比如伊利将产品的买赠记入成本的 , 对公司的毛利率产生负面影响 , 而产品之外的礼物的买赠则会记入销售费用 , 对毛利率不产生影响 。
如果伊利把所有的买 3 赠 1 中的成本计入销售费用 , 那毛利率的变化是巨大的 。
是不是销售费用越高 , 净利润越高呢 ?
(注:上图中,净利润差=伊利净利润率-蒙牛净利润率;销售费用率差=伊利销售费用率-蒙牛销售费用率)
如果广告费花的多 , 净利润率就能提高 , 那两条线应该是同向 。 而答案截然相反 , 多花了广告费 , 净利润反而更低 。
如果一直关注这两家公司的就知道 , 这俩总是想通过销售费用来提高更高的市占率 , 结果最后两败俱伤 , 谁的营收也无法因为广告费和促销的大量投入得到实质的超越 。
但销售费用增长伴随着净利润的下降 ,并 不认为净利润下降是由于销售费用增长 , 而往往是这个阶段一家公司经营地不好 , 利润本来就低 , 却盲目地期望通过增长销售费用获得更高的市占率从而提高净利率 。
成本拆分:蒙牛总体不敌伊利
现在我们来看营收支出, 也就是影响毛利率的成本, 核心因素即原材料成本的变化。
原奶价格
因为年报里没有 , 只能去找研报。这里参考了 《 申万食品饮料-伊利股份系列解读 》 :
仅考虑公司的液态奶业务 , 原奶的成本占比为 60%-70% , 包装占比 10%-15% , 白糖+大包粉等辅助材料占比 10% 左右 , 剩下 10% 是人工和折旧成本 。
作为液态奶业务最重要的成本构成,原奶价格对于伊利的毛利率变化有重要的影响。而由于乳牛有生长泌乳周期 、 饲料成本存在周期波动 , 原奶价格也无法避免地存在周期波动 。
伊利和蒙牛都收购了不少牧场 , 可上游牧场很多并没有主业赚钱 , 所以也可以看见伊利蒙牛时而买时而卖 。
但为了奶源稳定 、 成本可控 , 甚至未来的巴氏奶布局 ( 运输半径短 ) , 这两家企业都不得不持续收购牧场 。
伊利在中国圣牧上的收购失败 , 我甚至认为是好事 : 为了平滑每年的利润而拥抱估值过高牧业公司的行为 , 对公司真实的利润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。
反观蒙牛在现代牧业上的反复 , 也证实了牧场作为上游 , 并不是什么好生意 。
在原奶成本上,伊利略胜蒙牛一筹。
包装材料
伊利 2017 年赚了 60 亿 , 利乐包装成本就接近 30 亿 , 也难怪都说伊利每赚 1 块钱 , 利乐就要拿走一半。
这个说法虽然没有错 ,但本质原因还是 因为乳业净利润低 , 如果说回销售费用 , 那每赚 1 块钱 , 广告及促销费用同样是 1 块 。
利乐并不是把包装盒卖给伊利和蒙牛 , 而是与其合作 , 共同建厂 , 设立生产线 。
在2017年环保导致纸业成本大幅上升 ( 50% ) 的情况下 , 伊利蒙牛的毛利率不跌反涨 , 这就已经反应了伊利和蒙牛作为双寡头的优势 。
在包装成本上,伊利蒙牛差别不大,但胜其他乳业一大截。
产品结构
两家公司高端产品的收入占比,从 2011 年的不到 30% 提高到了 2016 年的接近 50% , 毛利率更是高达 50%-60% , 而普通白奶的毛利仅 20% 左右 。
这几年的产品结构优化,正是让伊利和蒙牛的毛利可以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 ,这一点 从广告投放时长也可以看出来 。
虽然一线城市液态奶消费已趋近饱和 , 但是二三线消费升级的趋势没有变 , 而随着市场及产品结构的逐渐稳定 , 各家乳企也逐渐转变侧重点并开始新领域的尝试 。
比如伊利的舒化奶 、 豆乳品 , 在奶粉上的发力 ; 蒙牛的冠益乳 ; 光明持续深耕的巴氏奶 。
在稳定的净利润下,伊利已经开始腾出手试水豆乳品,而蒙牛则仍需要在产品成本上继续下功夫,所以从产品结构的改变上,伊利更具主动。
结论
1. 影响乳业最主要的成本有:
销售费用:主要有 50% 广告促销费用 , 20% 运输费用 , 15% 员工薪酬;
营收成本:原奶成本 70% , 包装 15% , 10% 辅料。
2. 各成本拆分及伊利蒙牛优势:
销售费用与净利润率大部分时间成反比 。 伊利蒙牛谁也不占优势。
原奶成本与牧场高度关联 , 近年来收益于牧场规模化不断降低 。 伊利略胜蒙牛。
包装成本伊利蒙牛共胜其他乳企 。 产品结构伊利较蒙牛更主动 。
来源:阿尔法工场,文章仅用于行业交流,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
来源:阿尔法工场,文章仅用于行业交流,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
转载请注明出处
本文结束
合作伙伴
(ZINPRO)
(PANCOSMA)
(BIOMIN)
(ELANCO)
(FFI)
(ADISSEO)
是全球著名的动物营养添加剂生产商。总部位于法国巴黎,以专业生产蛋氨酸(固体、液体)、维生素、酶制剂和奶牛专用蛋氨酸系列产品的企业。公司生产和销售14种单项维生素或复合维生素,尤其以麦克维A超性能型1000独占全球鳌头,具有抗膨化和过瘤胃特性。通用型天然复合酶是公司的高技术新产品。奶牛专用蛋氨酸系列含有高效蛋氨酸来源,对提高奶牛生产性能、改善奶牛健康和繁殖等具有显著效果。安迪苏集团在全球拥有5个生产基地和3个研发中心,业务遍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,分布于5个区域营销中心:欧洲/中东/CIS区,北美区,拉美区,亚洲区和中国区。我们的使命是提高动物饲养效率,积极改善与人、动物和环境息息相关的食物链。我们不仅提供优质、高效的产品,同时也向客户提供卓越的技术服务和支持。
(DINAMICA)
(SINARMAS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