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个月拆5千辆车,他“废车利用”交易额破500万

4个月拆5千辆车,他“废车利用”交易额破500万

2015年,朱建刚创立“拆车匠”,业务为帮助拆车厂进行智慧拆车,同时依靠自身的电商平台,二手配件和原材料可在全球产业链中销售再利用。2015年11月底,“拆车匠”获得江苏辰龙集团5000万元Pre-A轮投资。截止2015年12月,交易额已突破500万元。

朱建刚拥有10年PE与VC经验,“拆车匠”的想法就源于其投资的一家公司:卡帕,该公司业务为进口报废汽车的拆解及资源再利用。

2011年时,为了彻底摸清拆车行业,朱建刚连续去了美国、日本、德国等10几个国家考察。结束后,朱建刚大开眼界,同时也意识到国内拆车行业的稚嫩。

于是,朱建刚决定做“拆车匠”。2015年4月,朱建刚在朋友圈发了条信息,说想众筹1500万,并附带一个简版的计划书,结果一小时不到,便筹得金额1800万元,第二天再来看,数字又增至4000万。他接受了2000万元筹款。

2015年6月,朱建刚从合肥入手,从卡帕买来全部设备,费用约300万元,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。10人一小组,平均每人一天可拆10台,4个月拆了5000辆车。

拆完后的零件分为两类,一类是零部件。这些经过挑选或者修复后可循环售卖,渠道以海外销售商家、国内再制造企业为主;另一类是原料。分为金属、非金属,这些会打包送往张家港后端处理中心,用大型粉碎机处理,金属会进一步冶炼,再按照钢铁、铝、铜、塑料等分类,主要在国内销售。

展开全文

朱建刚一直在摸索如何在全球范围实现价值最大化。终于,他建立了一整套销售体系。朱建刚陆续与日本10家、美国4家拆车厂达成合作,将其有用的零部件销售至马来西亚,废铁则卖到国内。

2015年11月初,“拆车匠”手机应用上线。流程上,上游(拆车企业)通过“拆车匠”电商平台将二手配件、原材料等卖给下游企业(维修厂、再制造厂家)。当上游商家入驻时,所在国的“拆车匠”工作人员会对其进行审核,随后将其零部件纳入ERP 系统。通过该系统,回收件以实现全程追踪溯源。

线上买家方面,目前只开通了马来西亚市场,模式为B2B。截至2015年11月底,“拆车匠”线下交易额为500万元,已与合肥、厦门、南宁、柳州4处拆车厂达成合作。线上前后共有500多家行业商家进驻,他们多来自中国、美国、马来西亚、越南等,上线当月GMV 数十万美元。

本文来自生意经,创业家系授权发布,略经编辑修改,版权归作者所有,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。[ 下载创业家APP,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]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文章